4月17日至19日,“贯彻二十大 联通长三角”长三角晚报(客户端)总编打卡江苏交通活动广邀长三角主流媒体走进江苏交通一线。从南京到苏州,从高铁到农路,从长江边到示范区……采访团一路走来,一路惊喜。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4年多来,沪苏浙皖交通互联互通呈现出崭新面貌。
(资料图)
一脚在吴江,一脚在青浦
坐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4月18日上午10点多,连接上海青浦与苏州吴江的鼋荡路上车来车往,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还不时有电动车经过。
“这里就是苏沪省界,我们在这条线上放了一块圆形标识,经常有游客来拍照打卡。”苏州市吴江区汾湖代建公司副经理沈欢春带大家来到省界处。可不,站在一侧标着“苏”,一侧标着“沪”的圆形标识上,真就是一只脚在苏州吴江,另一只脚已在上海青浦!
“因为跨两个省级行政区,过去想要把这短短几公里的‘断头路’修起来,困难太大了。”沈欢春清楚地记得,就在几年前,鼋荡湖两头的吴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与青浦金泽镇还只能“望湖兴叹”。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苏沪两地交通部门共同研究打通这段省际“断头路”,两地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建设。从鼋荡湖西侧的吴江康力大道开车到湖东侧的青浦东航路,过去要绕行40分钟,如今仅需5分钟。
半小时车程外,黎里游客集散中心的公交场站内,来自安徽的徐女士正在候车,她准备搭乘示范区2路前往上海游玩。“过去可不是这样。因为分属两地,即使离得很近,两地间的居民出行仍需要乘坐客运班车。”让吴江区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刘欢更加期待的是,继三省市联合发布省际毗邻公交运营服务规范之后,示范区还在推进公交车线路信息互联互通,让居民不仅可以“一卡”通刷,还能“一网”出行,实时获取三地公交发车信息,更便捷地安排自己的出行计划。
江上看大桥,船行画卷中
坐标:长江南京段
长江自西向东,将长三角区域水网相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让这条母亲河在承载着高密度航运物流通行的同时,焕发出勃勃生机。4月17日,采访团从位于南京江心洲的江苏海事搜救基地登艇,沿着长江看江苏交通。
船行江上,只见长江南北两岸郁郁葱葱,形成了长长的“绿堤”。“我们先是清退了大胜关长江大桥附近所有的货运码头,同时实现船舶岸电的百分百覆盖。南京38家散货码头也已经实现了扬尘污染防治设施全覆盖。”南京市交通综合执法局五支队副支队长何秋萍介绍。江苏海事局创新实施“一零两全四免费”治理机制,并以此为核心,在全国首创形成了船舶污染防治“江苏模式”,被交通运输部推广。
持续的努力换来水清岸绿。“看到江豚了!”在航行至五马渡附近时,苏州日报总编辑常新捕捉到了江豚的身影。2022年长江南京段江豚种群数量增至62头,南京现在基本实现了“江豚天天见”。
船过之处,数座跨江大桥飞架。尤其是鱼嘴区域可以“一眼望三桥”。新安晚报/大皖新闻编委童建明还记得自己几十年前来南京特意去了一趟南京长江大桥,只为近距离感受这座跨江大桥的宏伟。“用外行的角度看,如今的桥,墩越来越少,用钢索就能将桥面拉起,甚至江中不用桥墩,的确了不起!”童建明感叹,长江南京段就像一座桥梁展示中心,沿江而行,新建成的过江通道连接起江南与江北,南北两岸融合发展,让人感受到生在这个时代的幸福。
“轨道上的长三角”呼啸而至
坐标:沪苏湖铁路、苏州南站、宁句城际
横跨三省市的沪苏湖铁路建设一直备受关注。4月18日下午,采访团的总编和记者们通过梯笼爬上建设中的沪苏湖铁路高架桥跨鼋荡段。向东望去,一道长龙横卧元荡,蔚为壮观,肉眼可见的不远处就是上海青浦。中铁十四局沪苏湖铁路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线下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全线计划2024年开通。建成后,从上海经吴江到湖州只需40分钟。
沪苏湖铁路与通苏嘉甬铁路“十字交汇”于苏州南站。从空中俯瞰,这座车站的基本轮廓已经成型,施工现场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络绎不绝,施工团队奋力抢工期,确保地下结构年内完工。宁波晚报记者范洪通过无人机拍下这令人震撼的施工画面。的确,未来的苏州南站就是苏州和苏北旅客南下浙江的最快通道,从宁波坐高铁全程不到50分钟就能到达苏州。
而在南京,采访团成员无不惊艳于宁句城际“春日赏花专列”的春日气息。以樱花、桃花、虞美人和郁金香装饰而成的春日列车内仿若花海。
宁句轨道交通公司总经理金大路告诉记者,宁句城际打破行政边界,一头接轨南京地铁2号线,一头与在建的沪宁沿江高铁(南沿江城际铁路)句容站无缝衔接,首次在江苏省内构建了跨市域的市域郊轨道层次。
线路开通至今累计发送客运量约1448.87万乘次,单日最高客运量为6.6万乘次,助力句容进一步融入南京。除此之外,眼下南京周边还有宁马、宁滁、宁扬三条都市圈市域线在建,一小时南京都市圈未来可期!
“长江尾”深度融入长三角
坐标:太仓
4月19日上午10点多,采访团到达太仓港四期码头时,江上船来船往,岸边吊机飞舞,透露出无限活力。在这里长三角一体化得到集中体现。“我们强化与上海港合作,推进集装箱业务一体化、沪太同港化,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强化与宁波舟山港的合作,推进散杂货一体化;强化与省港和安徽等中上游港口的合作,推进长江(内河)航运一体化。”太仓港管委会发展局局长王敏勇一一介绍。
太仓港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港。大量长江内河而来的船舶通过这里运往上海、宁波等海港,再发往海外。2022年,沪太两港联动运输箱量完成150万标箱,同比增长31%。“沪太通”业务完成计费箱量11万标箱,同比增长15%。依托甬太一体化经营模式,武港码头铁矿石吞吐量创历史新高。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客户节约了成本。
不仅如此,农路引领乡村振兴,让太仓农村成为更多上海、浙江客人的郊游目的地。“原先的‘田埂路’硬化为如今的‘柏油路’。依托双车道公路的便捷条件,配合循环农业,解决了农业运输问题,我们又投资1300万元建成5.3公里的轨道小火车游览线,途经多个网红景点。现在一到周末全是游客,我们预计五一期间,游客量每天可达2万人。”太仓城厢镇东林村书记苏齐芳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 刘丽媛 徐昇 笪越 石小磊 杨恒国 朱君贤/摄(除署名外)
校对 李海慧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珠宝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